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論唐代文人的仕宦生涯對詩歌的影響

作者:中州期刊www.12-baidu.cn來源:http://www.zzqkw.com日期:2013-01-16人氣:1642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尤其是科舉制度開始實行并逐漸完備之后,文人的仕進之心日益強烈,這其中不僅有儒家思想的勸導,如 “學而優(yōu)則仕”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等,更有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鼓勵,如宋真宗曾經(jīng)寫過一首詩《勸讀詩》:“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jīng)勤向窗前讀。”于是,中國古代的讀書人紛紛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把輔佐王業(yè)、造福天下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如著名的大詩人李白,就曾經(jīng)在《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中寫道:“將欲倚天劍外,掛弓扶桑,浮四海,橫八荒••••••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比鐟n國憂民的詩人杜甫在早年的詩作里也曾將這樣表述過他的政治理想:“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在封建社會里,要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最現(xiàn)實同時也是唯一的道路就是參加科舉,成為官吏大軍中的一員,縱觀整個中國文學史,那些在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詩人大多同時也朝廷官員,如唐初詩人張九齡就曾經(jīng)做過宰相的高官;柳宗元曾經(jīng)做過永州司馬、柳州刺史等官職;王維也曾官至太樂丞、右拾遺。等等。在眾多的文人當中,有的人終其一生都沒有踏進朝廷的大門,如孟浩然,將近四十(開元十六年),赴京應舉,不幸落第。后又向張九齡進詩《臨洞庭湖贈張丞相》,在詩中表達了自己的愿望:“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钡牵罱K也沒有獲得引薦,不得已做了一個隱士。但是有更多的有才有識的文人或通過科舉,或通過名人引薦,踏上了仕途,這些讀書人秉承儒家思想,恪守“在其位,謀其政”、“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出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些儒家教導,都或多或少的做出了對國家對人民有利的事情。然而,當文人的秉性與理想和黑暗的社會發(fā)生碰撞時,無情的現(xiàn)實打擊了他們報國報民的一腔熱情,仕途失意往往成為他們無法避免的人生悲劇。古語云:“詩窮而后工”、“歡愉之辭難工,窮苦之言易好”,此時,他們的詩歌創(chuàng)作往往發(fā)生巨大的變化,他們更容易寫出流傳千古的好詩。明代王世貞在《藝苑卮言》里說:“古人云:‘詩能窮人’究其質情,誠有合著。今夫貧老愁病,流竄滯留,人所謂不佳者也,然而入詩則佳。富貴榮顯,人所謂佳者也,然而入詩不佳,是一合也?!彼J為,這些遭受貶謫的詩人,“窮則窮矣,然山川之勝,與精神有相發(fā)者”就指出了政治失利對詩歌創(chuàng)作造成的影響。下面,我們就具體分析唐代詩人的仕宦生涯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 一.初登黃金榜,偶得龍頭望———初入仕途時的得意之作。 在中國古代,一朝高中便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便有機會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實現(xiàn)自己治國平天下的宏偉壯志,所以許多詩人屢次參加科舉,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大名能夠寫在黃金榜上,得到天子的賞識。在這種心情下,有幸高中的詩人在高興、興奮的心情下也能夠寫出一些好詩。如唐代孟郊的《登科后》: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見長安花?!? 孟郊寫這首詩時,已經(jīng)四十六歲,在此之前,孟郊已經(jīng)數(shù)次參加科舉,但均沒有考中,在貞元十一年秋,孟郊再次赴長安應試。次年,終于進士及第,他自以為從此可以大展身手,成就自己的一番際遇了,于是他帶著激動和得意的心情,一揮而就寫下了這首詩。詩的前兩句,“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這兩句一開始就直接抒發(fā)自己的心情,像是在向世人宣告,我過去的種種困頓與窘迫都已經(jīng)不值得一提了,從今天開始我就要開始實現(xiàn)我的愿望了。后兩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按照唐代的科舉考試制度,進士考試一般都是在上一年的秋天舉行,而結果則在下一年的春天公布,這時候的長安,正值春風駘蕩,百花盛開的季節(jié),所以,可以知道詩人乘馬觀花的情況是實際存在的。但是詩人并不僅僅描寫觀花的過程,而是對觀花一帶而過,著重表達自己的愉悅心情。由于心情愉快,所以感覺馬蹄格外的輕快,似乎一天之內就能看盡長安所有的風景。事實上,長安作為當時的國際性大都市,街道繁華,游人眾多,怎么可能允許詩人縱馬狂奔呢?詩人在這里用不可實現(xiàn)的假設性的事實,來夸張的表達自己的“得意”,無理卻有情,寫出了真情實感,也就不令人感覺到荒唐了。這兩句詩,情景交融,明朗暢達,成為后人喜愛的名句。 但是,像孟郊這樣的例子畢竟是少數(shù),更多的詩人都是經(jīng)歷了仕途坎坷,才創(chuàng)作出了水平卓絕的詩作,這些詩歌奠定了他們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下面我們將著重論述這一點。 二.艱難困苦日,玉汝于成時——貶謫造就的天才大手筆 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大都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為,成為像魏征,房玄齡那樣的賢相,輔佐帝王開創(chuàng)盛世局面,然而在皇權高于一切的封建時代,“伴君如伴虎”即使做臣子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也難免有觸犯龍顏的時候,輕則丟官被貶,重則連性命都不能保全。在這種背景下,貶謫流放就成了唐代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的命運了。如因負罪而被貶謫的沈佺期與宋之問;因革新失敗而被問罪的柳宗元、劉禹錫;因朋黨之爭而被牽連的元稹、白居易;因直言進諫,觸怒圣顏而獲罪的韓愈、柳宗元。等等。天南地北,白山黑水,巴山楚地,大漠塞北,都留下了擅長詩歌創(chuàng)作者的貶謫者的足跡。他們從物質豐裕,文化發(fā)達的地區(qū)突然被貶到偏遠的蠻荒之地,各種情感郁積在心中,情動于心而形之于手,使他們比平時更加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抒發(fā)欲,于是,他們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記敘貶謫生活,抒發(fā)貶謫情感的詩詞。 (1)貶謫生涯改變了詩人的創(chuàng)作心境 貶謫對于文人來說絕對是一場政治災難,融進骨子里的理想遭遇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賴以生存的信念瞬間破滅,委屈、憤懣,哀傷各種情緒充斥心間,訴諸筆端,發(fā)而為詩,詩中更多的流露出詩人創(chuàng)作心境的改變。如著名的詩人劉禹錫,劉禹錫,字夢得。出生于唐代宗大歷七年(公元772年)。他是唐代著名詩人,詩歌成就極高,在世時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劉白”,白居易稱他為“詩豪”,對他的詩歌極為推崇。唐代詩人如眾星閃爍,劉禹錫能高居上游,與白居易等人相頡頏,這說明了他在詩歌史上的地位。貞元九年(793年),劉禹錫參加進士科考試,一舉高中,同年,劉禹錫又登博學宏詞科,當時,他志高遠大,曾寫作一首《華山歌》來表明心跡: “烘爐作高山,元氣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廖廓。靈蹤露其爪,殺氣見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來托。天資帝王宅,以我為關鑰。能令萬國人,一見換神骨。高山固無垠,如此方為岳。丈夫無特達,雖貴猶碌碌。” 詩人筆下的華山峻拔無比,具有非凡的氣概和矯世勵俗的力量,事實上,詩人把自己的影子融入了對華山的描寫之中,表明他所追求的目標不是榮華富貴,而是高尚的品格和突出的貢獻。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劉禹錫早年的創(chuàng)作心境,此時的他雄心勃勃,力圖干出一番大事業(yè),境界開闊,思想明朗,沒有一絲陰霾,有的只是對未來的信心及對前途的希望。但是,好景不長,永貞二十一年(805年)順宗即位,他重用王叔文實行政治革新,劉禹錫與王叔文友善,被任命為屯田員外郎,劉禹錫久有“報國松筠心”,認為這是實現(xiàn)自己政治抱負的大好時機,工作非常的積極,很快成為革新集團的核心人物。革新集團實行了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但因觸動了宦官、藩鎮(zhèn)的利益,受到了他們的聯(lián)合打擊,很快就失敗了。王叔文被處死,劉禹錫等八人被貶為遠洲司馬。其中,劉禹錫先被貶為連州刺史,再被貶為朗州司馬,后又任夔州、和州刺史。這一段貶謫時間,足足長達十幾年之久。在這期間,詩人的創(chuàng)作心境走向了兩個方向,一是由早年的雄心勃勃變?yōu)閷ΜF(xiàn)實的憤怒不平,如《聚蚊謠》中寫道 “沉沉夏夜閑堂開,飛蚊伺暗聲如雷。嘈然欻起初駭聽,殷殷若自南山來。喧騰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聰者惑。露華滴瀝月上天,利觜迎人著不得。我軀七尺爾如芒,我孤爾眾能我傷。天生有時不可遏,為爾設幄潛匡床。清商一來秋日曉,羞爾微形飼丹鳥?!? 這首詩把宦官、權臣和趨炎附勢之徒比為渺小而又可恨的蚊蟲,表現(xiàn)了作者對他們極端鄙夷不屑和痛恨的思想感情。在詩的最后,詩人預言了蚊蟲的下場,暗示著反對反對勢力沒有好下場的必然結局。 二是由貶謫初期的怨恨、憤怒變?yōu)楹笃诘臉酚^、執(zhí)著。劉禹錫初期被貶在朗州,他在朗州一共生活了九年,雖然名為司馬,但實際上并無執(zhí)掌實際權力,這一時期,他的精神極為苦悶,從《楚望賦》中可略窺出一二:“眸子不運,坐陵虛無。歲更周流,時極慘舒”。但是劉禹錫的可貴之處在于能夠以積極樂觀的精神排遣苦悶,以堅持執(zhí)著的態(tài)度化解憂愁。如《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這首詩時作者被貶朗州之后所寫的,是一首描寫秋天的詩歌。提到秋天,很多人便會想起宋玉在《九辯》中的名句:“悲哉,秋之為氣也?!边@一悲秋名句奠定了后人寫秋的基調,如曹丕的“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古詩十九首》中的“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等。詩人常常借秋天來抒發(fā)憂愁,感嘆身世,其情感是悲涼的,其色彩是灰白的。但是劉禹錫的這首《秋詞》卻從另一個角度描寫了一個不一樣的秋天。本詩的前兩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一開始,就推翻前人的傳統(tǒng)看法,提出了自己的新主張:秋日要比春天更加美好。讀到這里,人們一定會充滿疑問,為何樹木凋零的秋天要勝過百花盛開的春天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詩人用鮮明、爽朗的色彩,描繪出了一幅壯麗、明凈的秋日圖景:“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詩人把秋高氣爽的天空、排云而上的白鶴與自己充滿詩意的豪情壯志融合在一起,表現(xiàn)出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的情感。 (2)貶謫生涯影響了詩歌的風格特色 貶謫可以說是文人人生的一次重大轉折,從平步青云、經(jīng)世濟俗的夢想中清醒過來,開始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從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xiāng)中脫離出來,開始接受被貶的命運,很多詩人的心理無法接受。尤其是韓愈,他一生永世之心非常急切,具有很強的是非觀念,性格木訥剛直,昂然不肯稍屈,這一方面使他步入官場后在一次次的政治漩渦中屢受打擊,另一方面也導致其詩歌的審美情趣不可能淡泊平和、閑適自然,而是表現(xiàn)出一種怨憤郁躁、情激調變的怪奇特征。貞元、元和之際的陽山之貶,一方面是巨大的政治壓力極大地加劇了韓愈的心里沖突,另一方面將荒僻險怪的南國景觀推到詩人面前,二者交相作用,乃是造成韓愈詩風大變的重要條件。這一時期,韓愈詩歌中使用最多的是那些奇怪,驚恐,兇險的詞語,如“激電”、“驚雷”、“鬼怪”等等,構成了一個個驚心動魄,不同尋常的意象。陽山與中原不一樣的風景,極度惡劣的自然條件,引起了詩人內心的驚恐,而無罪而被貶的政治遭遇,更使得詩人心內如煎,長期處于苦悶擔憂之中,由此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思維定勢:非奇語不足以表心跡,非險怪不足以繪景物。最終形成了生新瘦硬、曳曳獨造的風格。如《陸渾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韻》: “皇甫補官古賁渾,時當玄冬澤乾源。山狂谷很相吐吞,風怒不休何軒軒。擺磨出火以自燔,有聲夜中驚莫原。天跳地踔顛乾坤,赫赫上照窮崖垠。截然高周燒四垣,神焦鬼爛無逃門?!? 這首詩用夸張的筆觸描寫了一場山火的強猛酷烈。風助火勢,火借風力,直燒的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不管是地上的走獸,空中的飛鳥,還是水中的游魚,都被燒得無處藏身。這里的山火被賦予了一種狂野暴烈的力量,它席卷一切,帶著毀天滅地、顛倒乾坤的勢頭,迎頭向人們撲來。這種非同凡響的想象力使得韓愈的詩歌新穎奇特,色彩瑰麗,呈現(xiàn)出獨特的藝術風格。 (3)貶謫生涯提升了詩歌的藝術效果 歐陽修在《梅圣俞詩集序》中說:“予聞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夫豈然哉?蓋世所傳詩者,多出于古窮人之辭也。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巔水涯,外見蟲魚草木風云鳥獸之狀類,往往探其奇怪,內有憂思感憤之郁積,其興于怨刺,以道羈臣寡婦之所嘆,而寫人情之難言,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痹谶@段話里,詩人提出了一個觀點:有理想有抱負有志于天下的讀書人在仕途不順、受到排擠時,往往會或隱居江湖或寄情山水或流連田園,借詩歌創(chuàng)作來寄托其政治理想,抒發(fā)對現(xiàn)實的不滿怨憤。他認為,要寫出優(yōu)秀的詩歌就必須經(jīng)歷生活中的坎坷與磨難,只有這樣,才能豐富作者的心靈世界,充實詩人的情感空間,然后聯(lián)系親身的不幸遭遇,結合現(xiàn)實的矛盾與未遂的風云之志,寫出的作品內容就會充實飽滿,充滿真情實感,容易打動人心。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這首詩寫于元和十一年(816年),在此之前一年,宰相武元衡被平盧節(jié)度使李師道派人刺死,白居易為正義之心驅使,首先上書“急請捕賊,以雪國恥”,而當時的舊官僚集團卻攻擊他越職言事,并借其他理由加以誣陷,把白居易貶為江州司馬。用白居易自己的話就是“是非不由己,禍患安可防”。江州之貶,對白居易來說,是一次沉重的政治打擊,然而對于詩歌史來說,卻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因為白居易在江州貶所寫出了千古傳誦的名篇《琵琶行》。詩人在潯陽江上偶遇琵琶女,憐其不幸的淪落命運,并由此關合到自己的被貶的政治遭遇,發(fā)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它一出世,就受到人們的追捧贊揚,當時的皇帝唐宣宗在《吊白居易》中說:“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對這首詩的成就給予了肯定。 詩家不幸國家幸,詩人仕途的坎坷給詩歌創(chuàng)作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當詩人在貶謫的低谷掙扎時,無論是靈魂的戰(zhàn)栗呻吟,還是生命的抗爭超越,都會給詩歌以千錘百煉的鍛造,使詩歌煥發(fā)出獨特的魅力。 參考文獻 【1】 袁行霈 《中國文學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呂慧娟等 《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M】,山東教育出版社,1986 【2】 曹寅等 《全唐詩》【M】,中華書局出版社,2008 【3】 陳友琴 《白居易資料匯編》【M】,中華書局出版社,1986 【4】 周美瓊 《唐代貶謫文人和貶謫文學》【J】,九江學院學報,2007,1 【5】 劉禹錫 《劉禹錫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6】 陶敏 《唐人遷謫詩漫議》【J】,古典文學知識,1999,3 【7】楊簡 《論貶謫的逆境對詩歌天才的玉成》【J】,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11,2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