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光譜成像技術的大曲還原糖含量預測及其可視化
大曲主要以生料小麥為原料,通過自然網羅制曲環(huán)境中的微生物接種發(fā)酵,微生物在曲坯中此消彼長,自然積溫轉化并風干而成的一種多酶多菌的微生態(tài)制品[1-3]。大曲是白酒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材料,大曲的好壞直接影響白酒品質[4]。在發(fā)酵過程中,還原糖的含量是大曲質量評價的重要指標。因此,實 |
沉析纖維尺寸效應對PET紙結構與性能的影響
通過造紙法高效制備的合成纖維紙是電工電氣絕緣、軌道交通建設、國防軍工產品等領域具有一定戰(zhàn)略意義的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短切纖維與微納形態(tài)的PET沉析纖維制備的PET紙作為合成纖維紙中典型的特種紙和纖維新材料,具有優(yōu)異的機械強度、耐溫性、耐濕性 |
利用丙烯酸酯共聚物改善紙漿模塑包裝材料防水防油性能研究
近年來,隨著我國“限塑令”政策的頒布與實施力度的不斷深入,綠色環(huán)保的紙漿模塑包裝產業(yè)得到迅速發(fā)展[]。紙漿模塑制品以儲量豐富、可回收利用和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植物纖維為原料,在生產過程中無廢水和廢氣排出,是一種名副其實的綠色環(huán)保包裝材料,是各類塑料包裝材料最具潛力的替代產品[]。 |
中國造紙工業(yè)碳排放特征與“雙碳”目標路徑探究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習近平主席正式提出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其中,“碳達峰”是指碳排放總量達到歷史最高值;“碳中和”是指人為碳排放量與固碳量相平衡的狀態(tài)。在“雙碳”目標上的莊嚴承諾和積極作 |
濃香型白酒酒醅發(fā)酵過程中風味物質時空差異分析
中國白酒主要分為十二大香型,較為典型的代表為濃香型。濃香型白酒以高粱、大米等糧谷物為釀造原料,以中高溫大曲為糖化發(fā)酵劑,原料與曲混合發(fā)酵形成酒醅,酒醅發(fā)酵后,取酒糟,經過緩火蒸餾、儲存、勾兌等釀造工藝得到風味豐富、口感獨特的濃香型白酒。白酒發(fā)酵過程中,風味微生物以酒醅為載體參 |
基于宏基因組學技術的八種中日酒曲微生物多樣性對比分析
清香型小曲酒又稱“川法小曲酒”,是用高粱、玉米等糧谷類原料,以清香型小曲作糖化發(fā)酵劑釀制的白酒,具有風格獨特,清香怡人的特點[1]。邛崍米曲是我國小曲中的著名曲種之一,傳統(tǒng)邛崍米曲中添加了72味中藥成分,使所釀小曲酒極具特色風味。黃酒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發(fā)酵酒,與啤酒和葡萄酒 |
不同干燥方法對護色后金耳切片品質的影響
金耳(TremellaaurantialbaBandoni & M.Zang)屬銀耳科(Tremellaceae),子實體高5~10 cm,直徑7~12 cm,呈腦狀或瓣裂狀,新鮮時呈金黃色或橙黃色,干后堅硬,浸泡后可恢復原狀,在我國多產于云南、西藏、四川、甘肅等地區(qū) |
PBAT/PLLA薄膜對白鱗蘑菇的保鮮效果
白鱗蘑菇(Agaricusbernardii)是一種菌蓋灰棕色、有類似魚鱗條紋、菌褶純黑的野生食用菌,其營養(yǎng)價值優(yōu)于平菇和香菇[1],馴化后的白磷蘑菇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食用菌較高的生理代謝活性、較強的呼吸強度和較脆弱的表面組織是導致其快速腐爛的原因[2]。常見的食用菌采后保鮮 |
三次醒面工藝對鮮濕面食用品質的影響
鮮濕面的含水量一般在22%~27%,和掛面相比,其具有色澤鮮嫩、麥香濃郁、口感爽滑、有彈性、營養(yǎng)健康以及食用方便衛(wèi)生等特點[1-2]。隨著我國居民收入增加,消費者在購物選擇時,更加傾向于購買質感優(yōu)良、風味良好和食用方便的食品。因此,鮮濕面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已成為面條市場 |
不同類型的凝固劑對豆腐中蛋白質消化特性的影響
豆腐是以大豆蛋白為骨架,在凝固劑作用下形成的三維網絡狀凝膠。傳統(tǒng)豆腐制作是向經過熱處理的豆?jié){中加入適當的凝固劑使其凝結形成膠狀凝乳,再經倒模、壓制成型等步驟制作而成。豆?jié){的凝固過程是豆腐生產中最重要的步驟,而不同種類的凝固劑會最終影響豆腐的產量和質量[1]。常見的豆腐凝固劑可 |
藍莓果粉-馬鈴薯淀粉混凝體系的3D打印特性
3D 打印是一種基于三維數字模型的逐層制造技術,其原理是將材料按照設計的打印路徑層層堆積形成實體[1]。在食品領域中,3D打印技術能夠以食品材料為打印原料,經層層沉積后形成外形精致、營養(yǎng)豐富的食品。3D打印食品可以依據個人喜好進行定制化生產,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的營養(yǎng)需求、口味 |
人參牡蠣復合肽固體飲料的配方研究
2019年底爆發(fā)了全球性公共衛(wèi)生事件“COVID-19”,有關研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可消耗淋巴細胞,導致機體免疫功能紊亂[1],而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降低“新冠”、“流感”等流行性、傳染性疾病的得病率,這讓人們深刻意識到增強免疫力的重要性[2]。因此,為滿足臨床需要,開發(fā)具有提高 |
不同脫腥方法對海參腸卵酶解液脫腥效果的比較
海參屬棘皮動物門(Echinodermata)、海參綱(Holothurian),是一種重要的海洋無脊椎生物[1-2]。海參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副產物如海參腸、海參卵等,此類副產物的營養(yǎng)價值極高,富含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多不飽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具有抗氧化、抗腫瘤、抑菌、提高 |
藍點馬鮫魚分離蛋白滋味特性研究
魚分離蛋白(fish protein isolates,FPI)是通過蛋白等電點絮凝原理制備而得,該制備原理是先將肌肉蛋白溶于極性酸堿環(huán)境中,再調節(jié)溶液pH至等電點使蛋白質沉淀,從而獲得分離蛋白。在極性酸堿條件下蛋白質變性帶有大量同種電荷,從而增加靜電排斥,提高蛋白質親水性可 |
體外模擬消化對海洋魚骨膠原低聚肽結構和抗氧化活性的影響
三文魚,也稱為鮭魚或大馬哈魚,主要分布在挪威、加拿大、美國等高緯度地區(qū),因其肉質鮮美,富含維生素A、B、D、E,各種礦物元素以及n-3系列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健康極其有益,使得我國三文魚市場消費量日益增加[1-2]。三文魚的大量消費伴隨產生大量的副產物三文魚骨。這些數量巨大的 |
美拉德反應改良羅非魚加工副產物熬煮液風味
近年來水產養(yǎng)殖業(yè)蓬勃發(fā)展,養(yǎng)殖魚類已成為全球食用魚類的主要來源,羅非魚是重要的世界性養(yǎng)殖魚類之一[1],我國是全球主要的凍羅非魚生產國[2],每年產生的加工副產物占原料魚總量40%~60%[3-4],其合理利用的問題日益突出。對副產物進行高值化利用,開發(fā)多元產品,是羅非魚產業(yè) |
烏天麻不同溶劑提取物的總多酚、總黃酮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
天麻(GastrodiaelataBl.)為蘭科(Orchidaceae)天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塊莖,已于2019年納入藥食同源管理試點,具有極高的藥用和食用價值[1]。中醫(yī)認為天麻能夠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F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天麻具有抗氧化、抗炎、鎮(zhèn)痛、抗癲癇、改 |
食品接觸用不銹鋼材料中鎳、鉛元素的遷移規(guī)律
隨著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人們對于重金屬危害及其向食品遷移情況也越來越關注。不銹鋼由于其高耐腐蝕性和優(yōu)越的機械性能,被廣泛應用在與食品接觸的場合,如食品存儲包裝、食品加工機械等。不銹鋼是鐵、碳合金(碳含量小于2%),同時含有Mn、Si、S、Ni、Cr、Mo等元素以修改或改善 |
不同雄株銀杏葉提取液抗氧化能力及主要功能成分含量差異
銀杏葉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疲勞、降血脂、降血壓、增強免疫力、提高缺氧耐受力、抗腫瘤、改善老年人記憶力和心血管疾病等藥理作用[1],而抗氧化能力是體現其功能活性的一類重要指標。銀杏葉提取物可直接清除脂質自由基、脂質過氧化自由基和烷自由基等,終止自由基連鎖反應,同時還參與調節(jié)和提 |
負載褐藻多酚的麥醇溶蛋白納米遞送體系的制備及特性研究
褐藻多酚(phlorotannins,PT)是褐藻中多酚化合物的總稱,分子質量大多為126~650 Da的間苯三酚衍生物或聚合物[1]。PT因分子鏈上含有大量的酚羥基而具有抗氧化[2]、抑菌[3]、降血糖[4]等多種生物活性功能,但其對外界因素(如溫度、氧氣含量、光照等)敏感 |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