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教育論文 > 正文

高校以人為本的文學教育路徑探析

作者:郭瑩來源:《文學教育》日期:2017-05-08人氣:1197

高校的文學教育是基于新時期文學教育教學工作的改革進行的,是基于高校教學質量提升的目的進行的。要想實現(xiàn)高校文學教育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必須要從學生和教育方法兩個路徑入手,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人性化”的教育方針。唯有此,高校文學教育工作才能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于此同時對于高校學生學好各科知識,形成綜合職業(yè)能力,以及繼續(xù)學習和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 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和保護學生在文學教育中的主體地位

要知道,對于高校的文學教育和教學工作而言,要想取得質量的提升與水平的飛躍,必然有賴于學生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說,文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實現(xiàn)學生文學思維的培養(yǎng)和文學應用水平的升華。學生在整個文學教育工作中處于牢不可破的主體地位,學生是任何文學教育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在日常的高校文學教育教學工作中,廣大教師必須充分考慮學生們的感受,務必尊重和照顧學生們的需求,依照學生們的不同特點開展更具針對性的教育和教學。同樣的,堅持文學教育的“以人為本”,就是堅持以高校學生為教育的主體,一切工作圍繞學生展開,一切成績的考核都要以是否提升學生的文學水平為依據(jù)。文學是更加偏向感性的科目,這就要求教師在制定教育教學方案的時候必須運用更多的感性力量去感召和引導學生,讓學生既能深入領會教育教學的真諦,又可以透過學習文學知識提升自己的實際能力和綜合素質。

在高校的文學教育教學中,必須把學生的文學喜好與天性差異充分考量起來,并針對個別差異制定更加具體的教學方案和策略。要記得,高校學生對于文學學習的態(tài)度和情趣可能是截然不同的,這需要教師更多的努力,更具體的安排,更具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同時,要把握學生文學個性的差異,針對這些差異作出巧妙的教育教學方法變革,即所謂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要相信,世界上絕對沒有笨學生,只有笨老師和笨方法。當我們確立了學生在高校文學教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后,一定可以收獲到學生文學學習能力和應用水平提升的成果。簡言之,透過更多的尊重與體諒,借助人性化的教育手段和具體化的教育策略,學生們的文學學習熱情和興趣必然可以被激發(fā)、培養(yǎng)出來,而這恰恰是高校文學教育教學的最終訴求。

二、 堅持運用以人為本的文學教育方法,創(chuàng)設人性化的教育環(huán)境

前文已經提到,高校的文學教育不同于小學、中學階段的文學教育,它更加成熟和務實,更加符合文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要求。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高校階段的教育工作,面對的對象大都是即將成人或者已經邁入成人階段的大學生。針對大學生的特點來說更為有的放矢的文學教育和教學,就必須講究策略和方法,必須借助更優(yōu)化的環(huán)境來進行。也就是說,堅持以人為本的高校文學教育方針,除了要著重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核心價值以外,同時還必須考量文學教育方法的革新與教育環(huán)境的改善。有了好的文學教育方法,往往可以達到“抽繭剝絲,蜻蜓點水”的功效,可以使得整個教育教學工作更加有效率,即所謂的“事半功倍”。同理,有了優(yōu)質、融洽與和諧的文學教育教學環(huán)境,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都可以得到更為輕松的氛圍,其效率和質量也必然得以提升??傊?,要透過更多人性化措施的實施,來不斷創(chuàng)新高校的文學教育方法,不斷的改善和加固文學教育的環(huán)境,讓文學教育真正可以插上夢想的翅膀,越飛越高。

具體的,在平時的高校文學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考慮將文學教育與更多的現(xiàn)代化科技手段相結合,提升文學教育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參與熱情。譬如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就可以有效的簡化文化教學的步驟,同時大大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值得嘗試。再如,各大高??梢酝高^設立專門的文學進修和實踐的場所,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文學學習環(huán)境。再比如,高??梢猿浞诌\用學習圖書館的設施和工具,為學生投身文學學習和理論研究提供基礎性保障。

綜上所述,新時期的高校文學教育的開展,以人為本不僅是基本的理念要求,同時也是必須貫穿教育教學工作全程的具體衡量標準。從學生、教育方法和學習環(huán)境三個角度透析出的具體行動策略,既是當前高校開展以人為本文學教育的可行性選擇,也是著力提升文學教育質量的有效路徑,應該引起高校的重視。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www.12-baidu.cn/w/wy/63.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