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文化養(yǎng)老背景下老年大學舞蹈教學模式探究

作者:周青,薛欣雨來源:《尚舞》日期:2024-12-25人氣:376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中提到,我國已經(jīng)進入了歷史新方位,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fā)展之間的矛盾。這一轉變體現(xiàn)了當下我國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不僅僅局限于物質層面,更多地體現(xiàn)在精神文化層面,文化養(yǎng)老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然而,當前老年大學舞蹈教學仍面臨一些挑戰(zhàn),如課堂教學內容單一、課程教學缺乏針對性等問題,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和學員的學習體驗。因此,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成為老年大學舞蹈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研究希望通過引入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推動老年大學舞蹈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提高教學效果和學員的綜合素質,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貢獻一份力量。

 

1.文化養(yǎng)老與老年大學舞蹈教學概述

文化養(yǎng)老強調通過文化活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老年大學作為老年人繼續(xù)學習和交流的重要平臺,舞蹈教學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滿足了老年人對藝術的追求,更在身心健康方面發(fā)揮著積極作用。

 

1.1文化養(yǎng)老的概念

文化養(yǎng)老是指以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為核心,通過文化活動的開展,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一種養(yǎng)老模式。我國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學者穆光宗認為,文化養(yǎng)老以滿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為主,通過文化的元素,促進老年人進行良好的社會參與和互動,使他們能夠身心愉悅的享受晚年生活。

 

1.2老年大學舞蹈教學相關概述

老年人常參與的舞蹈教學活動形式多樣,通常有:社區(qū)統(tǒng)一組織的活動、自行發(fā)起的活動和老年大學中的活動等。本文以老年大學中的舞蹈教學活動為主體進行展開闡述。

1.2.1老年大學舞蹈教學的概念

呂藝生在其《舞蹈教育學》一書中對舞蹈教學的概念作出了界定,他指出“舞蹈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傳授、指導和啟發(fā),通過舞蹈學生的主動學習使學生逐步掌握各種舞蹈的系統(tǒng)知識與技能,提高對舞蹈藝術欣賞與創(chuàng)造的能力”。老年大學舞蹈教學則是指面向老年群體,以舞蹈為教學內容,在老年大學中開設的舞蹈教育課程,旨在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文化素養(yǎng)的活動。

1.2.2老年人的身心特征分析

隨著年歲的增長,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層面都呈現(xiàn)出獨特的變化。在身體特征方面,老年人身體功能逐漸衰退,如運動能力下降、感知覺靈敏度降低等;在心理特征方面,老年人的認知功能可能會因年齡增長而減弱,如記憶力減退、思維遲緩等。

1.2.3老年大學舞蹈教學的功能

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不僅有助于老年人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態(tài),還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社會交往機會和情感支持。

1.2.3.1強健體魄的功能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面臨著身體機能逐漸下降的挑戰(zhàn)。然而,通過參與舞蹈學習,老年人可以在多個方面獲得身體健康的顯著提升。舞蹈作為一種全身性的運動形式,不僅為老年人帶來了樂趣和享受,更在促進身心健康方面展現(xiàn)出了獨特的魅力。通過舞蹈學習,老年人可以在專業(yè)指導下逐步增強肌肉力量,提高關節(jié)靈活性,減少因年齡增長而帶來的身體僵硬和疼痛。此外,舞蹈還能鍛煉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反應速度,使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敏捷、自如。

在蘭州兩所老年大學進行問卷調查,學員們普遍認為強身健體是他們學習舞蹈的最大目的,其占比高達42%。

1.2.3.2交流情感的功能

舞蹈這種藝術形式,可作為一種社會交往的媒介,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理解。早在隆蔭培編著的《舞蹈藝術概論》一書中,就早已說明:舞蹈是一種抒情的藝術。從本質上說,舞蹈就是為了表現(xiàn)和交流人類的情感創(chuàng)造出來的。學習舞蹈為老年人提供了一個廣闊的交友平臺,在舞蹈班中,老年人結識來自各行各業(yè)的朋友,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這不僅讓老年人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也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關愛。

 

1.3文化養(yǎng)老與老年大學舞蹈教學的聯(lián)系

在現(xiàn)代社會,文化養(yǎng)老作為提升老年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日益受到關注。它強調在保障物質養(yǎng)老的基礎上,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滿足其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老年大學舞蹈教學文化養(yǎng)老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既能增強體質延緩衰老又能陶冶情操、緩解壓力。故而應大力支持中老年人積極參與舞蹈活動,讓老年人在舞動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活力,增強社交互動,促進身心健康。

將文化養(yǎng)老概念融入老年大學舞蹈教學,是深化和擴展老年舞蹈教育的必由之路。老年舞蹈教育是文化養(yǎng)老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舞蹈教育可以實現(xiàn)老年人的文化需求和精神滿足。同時,文化養(yǎng)老為老年舞蹈教育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和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2.老年大學舞蹈教學現(xiàn)狀

老年舞蹈教育作為文化養(yǎng)老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取得了顯著發(fā)展。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

 

2.1課堂教學內容的單一

通過采訪得知,多所老年大學并未有固定統(tǒng)一的教材,其上課內容往往由老師選擇。不同學校不同教師有著不同的教學側重點。

其一,以舞蹈技術為主的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容易將專業(yè)院校的教學模式帶入老年課堂,從而忽視了老年學員身心的特殊性。教師更加注重舞蹈動作的質感,課堂內容以打磨基本功為主,加大了對基本功的練習力度,這對老年學員的身體產生了極大的損耗;

其二,以舞蹈劇目表演為主的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時更加注重老年學員的期末教學成果展示內容,而忽略了基本功的教學,即使期末完成了多個舞蹈劇目的排練,但由于缺乏基本功功底,呈現(xiàn)效果反而大打折扣。

 

2.2課堂教學缺乏針對性

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如何高效、公平地分配教學資源是舞蹈老師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

首先,每位學員的身體條件、學習速度及興趣點等均有差異。這是若使用“一刀切”的教學方法,則會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部分學員可能因難度過高而受挫,而另一些學員則可能因內容過于簡單而失去興趣,長此以往,學員的參與度和學習動力都會大幅下降;

其次,在大型舞蹈課程中,老師很難與每位學員進行充分的互動。缺乏及時的指導和鼓勵,學員可能無法準確了解自己的進步點和需要改進之處,從而感到迷茫和挫敗。此外,互動不足還可能導致課堂氛圍沉悶,進而影響教學內容的展開。

 

3.擴大教學新模式在老年大學舞蹈領域影響的建議

為了進一步擴大教學新模式在老年大學舞蹈領域的影響,可通過以下方法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舞蹈教育服務,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

 

3.1豐富課程內容

為了老年人提供更好的舞蹈教育服務,可以從深化舞蹈作品內涵、增加舞蹈道具應用等方面進行改進和擴展。

3.1.1深化舞蹈作品內涵

市面上廣為流傳的老年人舞蹈教材更加注重身體上的鍛煉,其藝術性與審美性相對薄弱,隨著老年人對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當前的教材已不足以讓老年人滿意。為了提升老年人舞蹈教材的質量和效果,相關編創(chuàng)者和教師應充分考慮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和個體差異,注重課程內容的創(chuàng)新性和多樣性。可選取與老年人生活貼近或具有懷舊意義的主題,如《沂蒙頌》和《當郎送紅軍》等舞蹈劇目,這些舞蹈劇目往往與老年人的成長經(jīng)歷、時代背景緊密相連,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內涵,能夠激發(fā)老年人的情感共鳴和懷舊情懷。在保持劇目經(jīng)典性的同時,還要確保舞蹈動作的設計簡單易懂,避免過于復雜或需要高度柔韌性的動作,以便老年學員能夠輕松掌握。強調舞蹈的姿態(tài)美和韻律感,即使動作簡單,也能通過優(yōu)雅的姿態(tài)和流暢的韻律展現(xiàn)出高雅的藝術氣息。如,適當引入古典舞的基本手位、腳位和身韻訓練,讓學員在體驗古典美的同時,提升身體的柔韌性和協(xié)調性。這樣的教學內容不僅能夠滿足老年學員的學習需求,還能讓他們在舞蹈中感受到身心的愉悅和藝術的魅力。

3.1.2挖掘地域文化資源

挖掘地域文化資源,并將其融入老年人舞蹈教學中,可以使原本單一的舞蹈動作變得豐富多彩,充滿故事性和情感色彩。

筆者地處甘肅,敦煌作為甘肅重要的文化名片,以其獨特的舞蹈藝術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為了讓老年人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賞這一藝術形式,可編創(chuàng)具有敦煌舞蹈元素的老年人舞蹈課程。例如,以敦煌舞蹈為基礎,精選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教育意義的舞蹈元素,通過現(xiàn)代教學手法和適合老年人的教學方式,讓老年人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舞蹈。飛天是敦煌壁畫中極具代表性的形象,其舞姿優(yōu)美、飄逸。老年舞蹈課程可以借鑒飛天中的柔美與靈動,通過手臂的延伸、身體的旋轉和跳躍,展現(xiàn)出飛天般的輕盈與自在;反彈琵琶是敦煌壁畫中經(jīng)典的舞姿之一,其獨特之處在于將琵琶置于腦后演奏。老年舞蹈可以將這一動作進行改編,使其更適合老年人的身體條件,通過模擬演奏琵琶的動作,結合身體的旋轉和擺動,展現(xiàn)出舞蹈的韻律美。

3.1.3增加舞蹈道具應用

據(jù)筆者調查發(fā)現(xiàn),甘肅省兩所老年大學的教師教授的劇目多為徒手表演,且在道具的運上多使用扇子作為道具進行編創(chuàng)和表演。在甘肅鼓的使用非常常見,著名的民間舞蹈有扇鼓舞、太平鼓舞、巴郎鼓舞等。以巴郎鼓舞為例,在表演過程中使用到的巴郎鼓,是一種“道具為雙面圓形的羊皮鼓,鼓兩邊吊打結的繩索。有的鼓面上畫制有色彩鮮艷且民族味濃郁的花紋圖案。

引入鼓作為新的道具或強化鼓在舞蹈中的使用,可以帶來全新的舞蹈體驗和表達方式。同時可以教授其持握方式、基本擊打技巧以及節(jié)奏控制等基礎知識。考慮到老年學員的身體狀況,動作設計應注重安全性和適度性。在掌握鼓的道具技巧基礎上,逐步引入巴郎鼓舞的基本舞蹈動作。動作設計應簡單明了,易于老年學員掌握,同時保持舞蹈的韻律美和節(jié)奏感。

 

3.2加強學習過程中的管理

在舞蹈教學過程中,針對學員針對性差的問題,加強學習過程中的管理是一個有效的解決途徑。以下是通過加強學習過程管理來改善這一問題的具體措施:

3.2.1線上線下相結合

現(xiàn)階段,在我國老年大學中所使用的舞蹈教學方式仍以言傳身教為主,教師和學生可以實時互動,這種教學法雖較為直觀,但對于學習能力相對較弱、肢體稍不協(xié)調的學員來說,不能第一時間領悟到動作的奧義,無法立即達到教師的要求。雖賢者為范,但在面子的裹挾下不愿請教老師也不愿詢問同學。為了更好的讓老年人學習舞蹈、學會舞蹈,便可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方式。線上教學即利用網(wǎng)絡平臺和視頻教學工具,為老年人提供靈活的學習時間和空間。老年人可以在家中自主學習舞蹈視頻,并通過線上平臺進行互動和提問。線下實踐為組織定期的線下舞蹈課程和活動,讓老年人在專業(y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地練習和交流。如蘭州市老年大學利用視頻教學、在線課程等方式,讓老年人能夠在家中自主學習舞蹈,提高學習的靈活性和便捷性。使用智能舞蹈教學軟件、APP等工具,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學習平臺,使學習過程更加直觀、生動。

3.2.2成立互助學習小組

互助學習小組是一種學習組織形式,旨在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合作與幫助,共同提升學習效果和興趣。在這種模式下,學習者不再是孤立地進行學習,而是與小組內的其他成員一起,通過共同討論、分享、交流和協(xié)作,來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根據(jù)老年人的舞蹈水平、身體條件等因素進行合理分組,每個小組可包含5-10名老年舞蹈愛好者,組內成員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互補性,以確保充分的互動與互助。每周或每月組織一次小組活動,包括舞蹈練習、技巧交流、作品展示等。

在老年舞蹈教育的互助學習小組中,成員們可以相互分享舞蹈學習的心得體會、技巧和方法,共同練習和糾正舞蹈動作,還可以一起編排和表演舞蹈作品。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舞蹈技能水平,還能夠增強他們的社交互動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使他們在舞蹈學習中找到更多的樂趣和價值。

 

4.結語

老年大學舞蹈教學模式的探索,不僅是響應文化養(yǎng)老需求重要舉措,也是推動社會老年教育事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關鍵一環(huán)。未來,隨著科技與文化養(yǎng)老領域的進一步發(fā)展,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持續(xù)優(yōu)化舞蹈教學模式,結合現(xiàn)代技術手段,將進一步拓寬老年大學舞蹈教學的邊界,為更多老年人提供更加個性化、高質量的舞蹈學習體驗。讓老年人在舞動的旋律中享受生命的美好,實現(xiàn)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美好愿景。


文章來源:  《尚舞》   http://www.12-baidu.cn/w/wy/26862.html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