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有效的情境是優(yōu)化教學的關鍵

作者:劉雪芳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3-02-22人氣:663
 一、認清科學創(chuàng)設情境的必要性
我們知道數學是思維嚴密、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沒有吸引力的課堂學生容易疲倦,感覺枯燥,時間久了就會不喜歡上數學課。因此我們要努力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fā)他們的探索欲望,誘發(fā)不同孩子的創(chuàng)新思維。促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師生都處于高漲的熱情中全身心投入教與學,讓教師教得開心,學生也能享受到幸福的數學學習生活。我們要緊密聯(lián)系生活中的實際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問題,遇到問題,解決問題,讓孩子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同時通過課堂教學中科學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巧妙地轉換教師的角色,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上閃爍學生的智慧,真正體現課堂育人的功能。特別是教師把學生身邊熟悉的生活素材鏈接到課堂上時,孩子們就能更直觀地感受到數學的價值、魅力,提高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教學情境要發(fā)散數學的原味
在大量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創(chuàng)設情境的今天,不少教師對“情境”的理解也產生了偏差。比如:一位教師在教“認識物體”一課時,首先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都和別人不一樣,所以大家才記住了我們。你們看老師有什么特點?”然后展示出一張教師本人的照片,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學生樂開了花:有的說老師漂亮;有的說老師留長發(fā);有的說老師個頭很高……像這樣脫離教學內容光用音樂圖片等絢麗的畫面來點綴裝飾課堂,是很難點燃學生心中的探究欲望之火的。因為教師的外貌特點與認識物體中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基本特征之間缺乏必要的聯(lián)系,自然也稱不上有效地為教學服務的情境創(chuàng)設,只能是一幅供學生欣賞的畫面而已。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可能成為分散學生思維的干擾因素,產生負面影響。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直奔主題,如在教學“商末尾有0的除法”中,在出示1800÷9后,教師就直接問“你能嘗試自己去解決嗎?”“老師相信同學們是最聰明的!”“老師期待你們的發(fā)現!”寥寥數語中,激發(fā)了學生對自己、同學的挑戰(zhàn)的勇氣和欲望,這是一種更直接、更有效、更簡潔的情境創(chuàng)設行為,只不過支撐它的不再是絢麗多姿的動態(tài)畫面,而是依賴教師自身的調控駕馭教學的藝術魅力。這樣簡樸的情境也是很有效的,因為它是緊緊圍繞數學知識設計的,散發(fā)著數學的原味,由表面的平靜狀態(tài)促使學生從心底里掀起波瀾,達到激勵促進內化需求的目標。
三、因人而異,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情境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不同年齡的小學生所見所聞不同,所體驗的數學基礎也不同。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鮮艷的色彩、美妙的聲音、神奇的動畫都是他們最感興趣的。這些形象生動的故事、游戲或模擬表演等呈現給他們,非常符合他們天真活潑、想象力豐富的心理特點。例如我曾經聽過一個老師上“數的比較”公開課,她采用了表演小節(jié)目的辦法讓孩子們體驗數學。先把學生分成4個小組,給每組的4個孩子發(fā)小熊的頭飾,讓他們輪流跳“對對舞”,并讓他們仔細觀察有沒有單個跳的,都說沒有。教師及時講解,這在數學上叫做“同樣多”。第二次比較讓3個戴小猴頭飾,5個戴小兔頭飾,還是那樣表演,結果每組都有兩個孩子單跳。教師問:“為什么會有人單跳呢?”孩子們紛紛回答:“小兔比小猴多2只。”“小猴比小兔少2只。”教師及時解釋這叫“比多比少”。這樣,學生在情境中玩得很高興,更重要的是在玩的過程中學習了數學知識。對于中高年段學生而言,要安排一些趣味性強的活動,同時也要注重有助于學生自我持續(xù)發(fā)展方面的設計。盡量運用知識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主動發(fā)現并解決問題,從而深層次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我教學“長方體的體積”時,剛好學校旁有一堆石塊,就讓學生估一估這類似長方體的石塊堆有多少立方米,然后再測量計算。為了量出長方體長、寬、高,學生要思考必須用垂線、平行線等知識,最后求出石塊的體積。這樣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返回到生活中,又從生活實際中彌補課堂內學不到的知識,產生了強烈的教與學的共鳴。這樣的現實情境會使他們意識到數學學習只有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自身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才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和自身的需要,真正體現數學的價值。
總之,判斷是否真正有效的教學“情境”,不在于問題提供方式的差異之分和氣氛營造的簡潔華麗之別,而是一定要圍繞數學知識進行創(chuàng)設,發(fā)散數學的原味,一定看創(chuàng)設的情境本質上有無刺激和引起學習主體主動作出反應,并進入一種“心求通而未得”的心理境界,這才是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關鍵所在。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