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違反合作原則的話語在交際中的認知語境構建——社科縱橫
作者:郭昕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3-04-22人氣:1515
一、理論基礎
(一)合作原則及其語境觀
Grice認為會話順利進行需要遵循合作原則,它包括四個范疇:質準則、量準則、關系準則及方式準則。
合作原則的語境幾乎是包羅萬象的一個范疇,涉及到語言知識、話語的上下文、世界知識、交際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以及交際時的具體情境因素,認為語用推理是一種人的知識因素加上具體情景因素的綜合推理過程。話語的理解是建立在“共有的知識”的基礎之上的。而這個語境是事先存在于交際雙方的頭腦中的、固定不變的(何兆熊 2000:189)。
(一)關聯(lián)理論及認知語境觀
關聯(lián)理論的兩條原則分別是認知原則和交際原則。所謂認知原則就是人類認知傾向于同最大程度的關聯(lián)性吻合;所謂交際原則就是每一個話語或其他交際行為都應設想為具有最佳的關聯(lián)性(何自然,冉永平 2001:29)。關聯(lián)理論認為,語境是一個心理結構體,是一系列存在于人們大腦中的假設(Sperber & Wilson 1986:15)。語境也被稱為認知語境,其假設被稱為認知語境假設。成功的交際過程其實就是說話人、聽話人不斷根據(jù)話語所取得的語境效果去改變、調整以及選擇認知語境假設的過程。認知語境是在話語理解過程中不斷選擇的結果, 也即是聽話人的一個重新構建, 而不是在理解過程之前就事先確定好的。在認知語境的重新構建中,聽話人會利用百科知識、邏輯知識以及語言知識等去生成與當前話語信息相關的語境信息或假設(冉永平 2000:29)。
二、違反合作原則的話語的認知語境構建
本文將通過6個例子具體分析違反合作原則的話語的認知語境構建。例句選自《合作與會話:合作原則及其應用研究》(金立 2005)。
(一)違反質準則的話語的認知語境構建
(1)病人(忐忑不安):醫(yī)生,我生的是什么病,嚴重嗎?
醫(yī)生:你可能平時不太注意飲食,所以胃有點潰瘍,吃點藥會好轉的。
病人(懷疑地、感謝地):真的嗎?謝謝醫(yī)生。
其實病人患的是胃癌。在對話(1)中,病人首先根據(jù)自己的親身感受及之前做檢查的情況構建認知語境假設1來生成話語,由“忐忑不安”看出,他初步判斷自己得的病不輕,在這樣的認知語境假設1(即“我的病應該不輕”)下,向醫(yī)生發(fā)問。醫(yī)生的回答否定了病人的語境假設,即病人的認知語境假設1是錯誤的。醫(yī)生不想刺激和傷害病人而欺騙了他,故意違反了質準則、隱瞞了真相,然而,這并沒有妨礙交際的繼續(xù),并且使病人獲取了新信息:我得了胃潰瘍。這一信息與病人發(fā)問時的認知語境假設1矛盾,于是,病人根據(jù)醫(yī)生提供的新信息改變、調整認知語境,構建了新的認知語境假設2(我的病不重,但我感覺沒這么簡單),并在此假設下充滿懷疑地感謝醫(yī)生。對話(1)可表現(xiàn)為如下的圖示:
病人:詢問—認知語境假設1:病人的病應該不輕
醫(yī)生:回答—新信息: 病人得的只是胃潰瘍 矛盾
病人:感謝—認知語境假設2:病人的病不重,但沒這么簡單 ↓
改變、調整認知語境
↓
交際繼續(xù)
這表明,聽話人在交際過程中不斷根據(jù)新的信息重新構建自己的認知語境假設,形成新的語境,之后,又在新的語境下繼續(xù)交際活動。
(2)(有位教授總喜歡拖堂。一天,他在接近12點時叫了一位同學上臺做題目。那位同學拿起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指針指向12點的鐘。)
教授:這是什么?
學生:鐘。它已經(jīng)12點了,該下課了。
教授:不錯,是的!(平靜地點頭)但我在等它敲響。
在對話(2)中,教授并非不知道學生在黑板上畫的是鐘表,但他對其不理解,不過他知道其中一定隱含什么意義,于是在這樣的認知語境假設下發(fā)問。學生的回答為教授提供了新信息,即教授該下課了,他無法再忍受拖堂了。教授重新建構了認知語境假設,即學生對他拖堂的行為產(chǎn)生了反感。然而,教授為不失面子,不愿在此語境下輕易就滿足學生的要求而說下課,或者他還想繼續(xù)上課。于是,教授的回答通過違反質準則,說他在等待不可能發(fā)出聲音的鐘敲響,構建了新語境,以幽默的方式反駁了學生對自己的意見,達到了較好的交際目的。
(二)違反量準則的話語的認知語境構建
(3)A:你看上去臉色不佳,身體不適嗎?
B:是的,可能有點感冒了。
A:去醫(yī)院看看。多喝點水。吃藥了嗎?吃點中藥會更好些。多穿點衣服,好好休息。
B:你又不是我媽媽。
A在追求B。A根據(jù)B的臉色判斷B身體不適,在此語境下A發(fā)問。B的回答證明A的假設是正確的。在得到證實后,A構建了新的認知語境,即B愿意與她訴說自己的情況。為了表達自己對B的關切、傳達愛意,A故意違反了量準則,說了很多關心的話。同時,為B提供了新信息,產(chǎn)生了新的認知語境,即A對B是有好感的。B在新認知語境下表達了自己不愿接受A的好感。
(三)違反關系準則的話語的認知語境構建
(4)周樸園:你怎么今天下樓來了,完全好了嗎?
蘩 漪:病原來不重,——回來身體好嗎?
周樸園:還好?!銘撛俚綐巧先バ菹?。沖兒,你看你母親的氣色比以前怎樣?
周 沖:母親原來就沒有什么病。
周樸園:誰告訴你的?我不在的時候,你常來問你母親的病嗎?
蘩 漪:樸園,你像是有點瘦了?!V工罷工的事怎么樣?
在對話(4)中,周樸園最初的認知語境假設是蘩漪病了還沒有完全好,于是當他看到她下樓了就問她是不是完全好了。蘩漪接著將話題轉移到周樸園的身體狀況,違反了關系準則,是為了不再繼續(xù)跟他談論自己病情的事同時又能使交際繼續(xù)進行而使雙方的面子都得到保全,也為周樸園回答“還好”構建了新的認知語境假設。后來,蘩漪為避免周樸園與周沖之間的沖突,又一次轉移話題,說道“樸園,你像是有點瘦了”,然后又提到罷工的事情。這也為之后的對話提供了新的認知語境,使交際避免了壞的結果。
(5)(一位顧客走進干洗店)
顧 客:干洗一件西裝多少錢?
營業(yè)員:二十。
顧 客:你們瘋了!我在杭州只要15元。
營業(yè)員:是嗎?去杭州的飛機票要多少呢?
在對話(5)中,顧客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認為干洗的價格應該在15元左右,不會差別太大,于是他的認知語境假設就是15元左右,但當營業(yè)員回答說20元時,顧客覺得價格的差距接受不了,于是,構建了新的認知語境假設,即這家店要價太瘋狂、太離譜。營業(yè)員在新的語境中提出去杭州的飛機票價格是違反關系準則的,但實則表達了現(xiàn)在去杭州干洗是不現(xiàn)實的、沒有必要再比較價格的話語意義,是以幽默的方式對顧客進行安撫。
(四)違反方式準則的話語的認知語境構建
(6)A:那你們站長呢?
B:別提了,逼得沒辦法上調了。
A:哎呀,就這么上吊,死得太冤了。
B:什么,上邊來個人把他調走了。
A:??!調工作了。
對話(6)中,B的回答使用了諧音詞“上調”和“逼得沒辦法”,產(chǎn)生了歧義,違反了方式準則,從而構建了一個認知語境,即站長走投無路上吊死了。因此,A在此語境下嘆息站長死得冤枉。而B聽了A的回答后知道A由于假設的錯誤而誤解了自己,于是又構建了新的認知語境,即站長是被調到上面工作了。這樣A的才正確理解了B的意思,使交際達到了應有的效果,傳達了原本應當傳達的意思。
結論
在關聯(lián)理論視角下,本文通過分析4種違反合作原則的話語,探討了其認知語境的構建,發(fā)現(xiàn)這些話語雖然違反了合作原則,但卻構建了新的認知語境假設,為聽話者提供了新信息和新的認知語境,促使其改變與調整自己的認知語境假設,更好地促成交際的繼續(xù)、完成,甚至獲取在一定程度上相對圓滿的,并且符合說話人意圖的效果。在分析過程中,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在認知語境的構建過程中,交際雙方都發(fā)揮了主觀能動性。但是,本文沒有提出完整的理論框架概括認知語境構建的模式,并且分析仍然不夠細化。
參考文獻:
[1]Sperber,D.and 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lackwell,Oxford,1986.
[2]江曉紅,何自然.轉喻詞語識別的語境制約[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6):411-417.
[3]金立.合作與會話:合作原則及其應用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4]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5]何自然、冉永平.關聯(lián)性:交際與認知(導讀)[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一)合作原則及其語境觀
Grice認為會話順利進行需要遵循合作原則,它包括四個范疇:質準則、量準則、關系準則及方式準則。
合作原則的語境幾乎是包羅萬象的一個范疇,涉及到語言知識、話語的上下文、世界知識、交際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以及交際時的具體情境因素,認為語用推理是一種人的知識因素加上具體情景因素的綜合推理過程。話語的理解是建立在“共有的知識”的基礎之上的。而這個語境是事先存在于交際雙方的頭腦中的、固定不變的(何兆熊 2000:189)。
(一)關聯(lián)理論及認知語境觀
關聯(lián)理論的兩條原則分別是認知原則和交際原則。所謂認知原則就是人類認知傾向于同最大程度的關聯(lián)性吻合;所謂交際原則就是每一個話語或其他交際行為都應設想為具有最佳的關聯(lián)性(何自然,冉永平 2001:29)。關聯(lián)理論認為,語境是一個心理結構體,是一系列存在于人們大腦中的假設(Sperber & Wilson 1986:15)。語境也被稱為認知語境,其假設被稱為認知語境假設。成功的交際過程其實就是說話人、聽話人不斷根據(jù)話語所取得的語境效果去改變、調整以及選擇認知語境假設的過程。認知語境是在話語理解過程中不斷選擇的結果, 也即是聽話人的一個重新構建, 而不是在理解過程之前就事先確定好的。在認知語境的重新構建中,聽話人會利用百科知識、邏輯知識以及語言知識等去生成與當前話語信息相關的語境信息或假設(冉永平 2000:29)。
二、違反合作原則的話語的認知語境構建
本文將通過6個例子具體分析違反合作原則的話語的認知語境構建。例句選自《合作與會話:合作原則及其應用研究》(金立 2005)。
(一)違反質準則的話語的認知語境構建
(1)病人(忐忑不安):醫(yī)生,我生的是什么病,嚴重嗎?
醫(yī)生:你可能平時不太注意飲食,所以胃有點潰瘍,吃點藥會好轉的。
病人(懷疑地、感謝地):真的嗎?謝謝醫(yī)生。
其實病人患的是胃癌。在對話(1)中,病人首先根據(jù)自己的親身感受及之前做檢查的情況構建認知語境假設1來生成話語,由“忐忑不安”看出,他初步判斷自己得的病不輕,在這樣的認知語境假設1(即“我的病應該不輕”)下,向醫(yī)生發(fā)問。醫(yī)生的回答否定了病人的語境假設,即病人的認知語境假設1是錯誤的。醫(yī)生不想刺激和傷害病人而欺騙了他,故意違反了質準則、隱瞞了真相,然而,這并沒有妨礙交際的繼續(xù),并且使病人獲取了新信息:我得了胃潰瘍。這一信息與病人發(fā)問時的認知語境假設1矛盾,于是,病人根據(jù)醫(yī)生提供的新信息改變、調整認知語境,構建了新的認知語境假設2(我的病不重,但我感覺沒這么簡單),并在此假設下充滿懷疑地感謝醫(yī)生。對話(1)可表現(xiàn)為如下的圖示:
病人:詢問—認知語境假設1:病人的病應該不輕
醫(yī)生:回答—新信息: 病人得的只是胃潰瘍 矛盾
病人:感謝—認知語境假設2:病人的病不重,但沒這么簡單 ↓
改變、調整認知語境
↓
交際繼續(xù)
這表明,聽話人在交際過程中不斷根據(jù)新的信息重新構建自己的認知語境假設,形成新的語境,之后,又在新的語境下繼續(xù)交際活動。
(2)(有位教授總喜歡拖堂。一天,他在接近12點時叫了一位同學上臺做題目。那位同學拿起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指針指向12點的鐘。)
教授:這是什么?
學生:鐘。它已經(jīng)12點了,該下課了。
教授:不錯,是的!(平靜地點頭)但我在等它敲響。
在對話(2)中,教授并非不知道學生在黑板上畫的是鐘表,但他對其不理解,不過他知道其中一定隱含什么意義,于是在這樣的認知語境假設下發(fā)問。學生的回答為教授提供了新信息,即教授該下課了,他無法再忍受拖堂了。教授重新建構了認知語境假設,即學生對他拖堂的行為產(chǎn)生了反感。然而,教授為不失面子,不愿在此語境下輕易就滿足學生的要求而說下課,或者他還想繼續(xù)上課。于是,教授的回答通過違反質準則,說他在等待不可能發(fā)出聲音的鐘敲響,構建了新語境,以幽默的方式反駁了學生對自己的意見,達到了較好的交際目的。
(二)違反量準則的話語的認知語境構建
(3)A:你看上去臉色不佳,身體不適嗎?
B:是的,可能有點感冒了。
A:去醫(yī)院看看。多喝點水。吃藥了嗎?吃點中藥會更好些。多穿點衣服,好好休息。
B:你又不是我媽媽。
A在追求B。A根據(jù)B的臉色判斷B身體不適,在此語境下A發(fā)問。B的回答證明A的假設是正確的。在得到證實后,A構建了新的認知語境,即B愿意與她訴說自己的情況。為了表達自己對B的關切、傳達愛意,A故意違反了量準則,說了很多關心的話。同時,為B提供了新信息,產(chǎn)生了新的認知語境,即A對B是有好感的。B在新認知語境下表達了自己不愿接受A的好感。
(三)違反關系準則的話語的認知語境構建
(4)周樸園:你怎么今天下樓來了,完全好了嗎?
蘩 漪:病原來不重,——回來身體好嗎?
周樸園:還好?!銘撛俚綐巧先バ菹?。沖兒,你看你母親的氣色比以前怎樣?
周 沖:母親原來就沒有什么病。
周樸園:誰告訴你的?我不在的時候,你常來問你母親的病嗎?
蘩 漪:樸園,你像是有點瘦了?!V工罷工的事怎么樣?
在對話(4)中,周樸園最初的認知語境假設是蘩漪病了還沒有完全好,于是當他看到她下樓了就問她是不是完全好了。蘩漪接著將話題轉移到周樸園的身體狀況,違反了關系準則,是為了不再繼續(xù)跟他談論自己病情的事同時又能使交際繼續(xù)進行而使雙方的面子都得到保全,也為周樸園回答“還好”構建了新的認知語境假設。后來,蘩漪為避免周樸園與周沖之間的沖突,又一次轉移話題,說道“樸園,你像是有點瘦了”,然后又提到罷工的事情。這也為之后的對話提供了新的認知語境,使交際避免了壞的結果。
(5)(一位顧客走進干洗店)
顧 客:干洗一件西裝多少錢?
營業(yè)員:二十。
顧 客:你們瘋了!我在杭州只要15元。
營業(yè)員:是嗎?去杭州的飛機票要多少呢?
在對話(5)中,顧客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認為干洗的價格應該在15元左右,不會差別太大,于是他的認知語境假設就是15元左右,但當營業(yè)員回答說20元時,顧客覺得價格的差距接受不了,于是,構建了新的認知語境假設,即這家店要價太瘋狂、太離譜。營業(yè)員在新的語境中提出去杭州的飛機票價格是違反關系準則的,但實則表達了現(xiàn)在去杭州干洗是不現(xiàn)實的、沒有必要再比較價格的話語意義,是以幽默的方式對顧客進行安撫。
(四)違反方式準則的話語的認知語境構建
(6)A:那你們站長呢?
B:別提了,逼得沒辦法上調了。
A:哎呀,就這么上吊,死得太冤了。
B:什么,上邊來個人把他調走了。
A:??!調工作了。
對話(6)中,B的回答使用了諧音詞“上調”和“逼得沒辦法”,產(chǎn)生了歧義,違反了方式準則,從而構建了一個認知語境,即站長走投無路上吊死了。因此,A在此語境下嘆息站長死得冤枉。而B聽了A的回答后知道A由于假設的錯誤而誤解了自己,于是又構建了新的認知語境,即站長是被調到上面工作了。這樣A的才正確理解了B的意思,使交際達到了應有的效果,傳達了原本應當傳達的意思。
結論
在關聯(lián)理論視角下,本文通過分析4種違反合作原則的話語,探討了其認知語境的構建,發(fā)現(xiàn)這些話語雖然違反了合作原則,但卻構建了新的認知語境假設,為聽話者提供了新信息和新的認知語境,促使其改變與調整自己的認知語境假設,更好地促成交際的繼續(xù)、完成,甚至獲取在一定程度上相對圓滿的,并且符合說話人意圖的效果。在分析過程中,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在認知語境的構建過程中,交際雙方都發(fā)揮了主觀能動性。但是,本文沒有提出完整的理論框架概括認知語境構建的模式,并且分析仍然不夠細化。
參考文獻:
[1]Sperber,D.and 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lackwell,Oxford,1986.
[2]江曉紅,何自然.轉喻詞語識別的語境制約[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6):411-417.
[3]金立.合作與會話:合作原則及其應用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4]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5]何自然、冉永平.關聯(lián)性:交際與認知(導讀)[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期刊知識
- 別被這個老掉牙的報紙理論版投稿郵箱誤導了!最新核實91個報紙理論版投稿郵箱通道,一次集齊
- 喜報!《中國博物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錄2025-2026版)!新入選!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