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以“疑”引領,提高小學高段學生的閱讀能力

作者:李明媚來源:《文學教育》日期:2017-05-18人氣:848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激發(fā)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雹?/p>

由此可見,語文教學的目的,不是教給學生語文知識,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形成學習語文的能力,不斷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使學生逐步具有適應社會生活所需的各種語文能力。而閱讀能力又是學生獲得其它各種語文能力的奠基石。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了。而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則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什么是“質(zhì)疑”?質(zhì)疑就是在閱讀中提出不解的問題,然后帶著問題去讀書、去思考,最終解決這些疑難問題,求得真知,以此提高自己的語文學習水平。那么,在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能力呢?

一是預習課文時,教師要教給學生質(zhì)疑的方法,引領學生把握文章整體。     每一種類型的文章有自己本身的寫作特點。因此,要根據(jù)文章的不同類型,抓住文章的寫作特點進行質(zhì)疑:

   (一)記事類文章,就是把一件事情按照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結(jié)果的過程記下來,贊美或揭露社會中的某一種現(xiàn)象。閱讀記事類文章,要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質(zhì)疑:
    1.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抓住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等六要素,概括出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2.文章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一般來說,記事類文章,按事情的因果關系劃分層次,也就是把事情分成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這幾個層次。
    3.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弄懂文章通過記敘一件什么事,說明了……或是表現(xiàn)了……或是歌頌了……或是揭露了……。

(二)寫景類文章,就是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有條理地描寫,讓讀者感受到大自然之美。閱讀此類文章要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質(zhì)疑:
1.文章的類別屬于什么?寫景的文章一般有以下三類:一類是寫人們生活周圍的一種自燃景物,如課文《黃山奇松》;一類是描寫生活中見到的自然景象,如課文《霧凇》;一類是游記,寫的是在游覽過程中所見的景物,如課文《記金華的雙龍洞》。

2.文章是按怎樣的順序描寫的?弄清作者的描寫順序?qū)斫馊膬?nèi)容有相當大的幫助。寫景文章一般有這樣的幾種順序:按空間順序?qū)?。(從……到…?如: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等);‚按時間推移的順序?qū)?。隨著時間的變化,描寫的景物的特點也發(fā)生了變化。如《煙臺的?!访鑼懥硕?、春、夏、秋幾個季節(jié)中,煙臺的海的不同景色。ƒ按觀察的先后順序?qū)?,這類文章一般是以參觀游覽的進行描寫。如《記金華的雙龍洞》。④按景物的不同類型來寫,如《黃山奇松》一文中,分別描寫了迎客松、陪客送、送客松的不同特點。

3.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借景抒情,是我們閱讀寫景文章時應把握的重點。寫景的文章,作者不僅僅只是為描寫景物而描寫景物,而是要通過景物的描寫,抒發(fā)自己的某種思想感情。如: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或是借物喻人,表達自己對某種人物的贊美或憎惡。

(三)寫人的文章,就是以描寫人物為主的文章,它主要是通過描寫人物的言行舉止、心理動態(tài)等,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品質(zhì),閱讀此類文章要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質(zhì)疑:

1.文章的主人公是誰?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是怎樣的?通過對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的了解,初步感知人物的思想品質(zhì)。如課文《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主人公聶將軍處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卻善待了兩個從抗日戰(zhàn)爭的戰(zhàn)場上救下的兩個日本小姑娘。學生對聶將軍恩怨分明的精神品質(zhì)就會有初步的感知。

2.從作者對人物的外表、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的描寫,表現(xiàn)了人物怎樣的思想品質(zhì)。如課文《半截蠟燭》,通過對伯諾德夫人、兒子杰克、女兒杰奎林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的描寫,充分表現(xiàn)了他們在厄運即將到來的危險時刻,沉著冷靜、機智勇敢的精神品質(zhì)。

    3.從人物的典型事例中,表現(xiàn)了人物怎樣的思想品質(zhì)?如課文《負荊請罪》通過廉頗負荊請罪的過程的記敘,表現(xiàn)了廉頗知錯就改的精神品質(zhì)。

4.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寫人的文章也不僅僅是為寫人而寫人,而是要通過對人物的描寫,抒發(fā)自己的某種思想感情。如課文《最后的姿勢》,通過對譚千秋老師在地震時的語言、動作的描寫,表現(xiàn)了譚千秋老師舍生救人的崇高精神。

小學階段常見的文學樣式基本就是以上三種。只要教師持之以恒地引導學生根據(jù)不同文學樣式的特點,自己從文章內(nèi)容方面進行質(zhì)疑,就能有效地提高自己把握文章整體,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二是精讀課文時,教師應多追問“為什么”,引領學生抓關鍵詞句品讀課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回答出教師所期望的答案之時,千萬別用一句“您真聰明”作為了結(jié),匆匆步入下一階段的學習。這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往往只處在表層膚淺的理解。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而應該多一些追問,質(zhì)疑學生:“你是從文中的哪些詞句中體會到的?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這樣有利于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句,再一次研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逐步培養(yǎng)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進行深入思考、品讀課文的習慣,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如:在教學《半截蠟燭》一課的時候,學生讀課文后,很容易體會出“伯諾德夫人機智聰明,面對危險時沉著冷靜”的精神品質(zhì)。此時,教師就不能輕描淡寫,一帶而過。而應再追問一句:“你是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再一次研讀課文,找到藏情報方法的絕妙之處:藏在蠟燭里,擺在顯眼的桌子上。藏情報的工具是生活中常見的生活用品,而且擺在了顯眼的位置,不容易引起德軍的注意,反而顯得更安全。正所謂“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由此,學生對 當?shù)萝姲严灎T點燃,厄運即將降臨時,伯諾德夫人“從廚房取出一盞油燈,“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 ”“說著輕輕把蠟燭吹滅”。用油燈換下蠟燭,而且“輕輕吹滅”一切都做得那么自然妥帖。由此一來,學生對伯諾德夫人面對危險時沉著冷靜的精神品質(zhì)就理解得更深了。久而久之,學生也會漸漸養(yǎng)成抓關鍵詞品讀課文的習慣,閱讀能力就會得到不斷提升。

總之,“疑”是引發(fā)學生思維活動的源泉,在小學高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持之以恒地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習慣,不斷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www.12-baidu.cn/w/wy/63.html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