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與莫言小說細讀
從幼兒園起,老師就給我們講“盲人摸象”的故事。傳說古代印度有一個國王,讓一群盲人用手去摸一只大象,然后問他們大象像什么。摸到大象肚皮的盲人說大象像堵墻;摸著象腿的說大象像根柱子;摸到象牙的則說大象像個蘿卜;摸著象耳朵的說大象像把大扇子;摸到象尾巴的說大象像根麻繩。國王看到盲人 |
《紅高粱家族》中狗的意象解讀
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狗”的意象在一些文本間重復出現(xiàn),作家很少正面書寫“狗性”,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作為配角或者點綴出現(xiàn)的。莫言《紅高粱家族》中生動描摹了高密東北鄉(xiāng)的自然和人文景象。對動物的書寫,尤其是對狗的刻畫,隱含著作家以獨特的視角和敘述方式,思考著人性和人生的哲學命題。充滿著原 |
征人思婦的萬般情懷——曹丕《燕歌行》賞論
魏之三祖在樂府詩史上曾被劉勰并置評價,稱他們“氣爽才麗”(劉勰《文心雕龍·樂府》)。三祖之一的曹丕不僅氣爽才麗,而且文武兼具。曹丕少年時代便才華出眾,廣泛閱讀過古今經(jīng)傳、諸子百家,八歲就會寫文章。他會射箭也會擊劍,會騎馬且精通馬術(shù)。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丕在司馬懿、 |
跨越歷史長河的對話——《藝術(shù)家》對經(jīng)典藝術(shù)的致敬
第84屆奧斯卡《藝術(shù)家》一舉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五項重獎成為當之無愧的大贏家。這部采用荒廢多年的黑白默片形式的影片也使電影界時隔八十余載后重新提及默片電影美學。有趣的是,其創(chuàng)作背景是自《阿凡達》以來,3D技術(shù)日囂塵上,技術(shù)改變或創(chuàng)造新的電影美學的呼聲層出不窮的 |
試論唐人送別詩中的審美風范
送別是每個人幾乎都有過的切身體驗,而離愁別恨更是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中的人都會產(chǎn)生的情感反映。以描寫此種事件為主要內(nèi)容的送別詩,經(jīng)常通過對人們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的表述,將作者內(nèi)心世界的真實情感完整坦誠地予以展現(xiàn)。此一類型的詩歌或許并不具備意味深遠的政治意義,但卻具有不可忽視的審 |
男子漢氣概與女性氣質(zhì)的沖突——解讀《在酒樓上》
文學是作家精神生活的一面鏡子。研究《在酒樓上》的主要人物之間及主要人物同魯迅本人之間的關(guān)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洞悉魯迅內(nèi)心世界的某一側(cè)面。《在酒樓上》的主要人物有兩個:一個是以敘述者身份出現(xiàn)的“我”,另一個是呂緯甫。從性別文化的角度看,“我”與呂緯甫之間雖以“朋友”相稱,但實際 |
閻連科《天宮圖》研究
2013年,余華《第七天》出版,掀起了文學批評的熱潮。一個關(guān)注點便是向死而生的敘述,以及文本呈現(xiàn)出的批判筆力。然而早在1994年,閻連科就在《收獲》雜志上發(fā)表了中篇小說《天宮圖》,文本呈現(xiàn)出的內(nèi)容、語言、以及批判力度絲毫不遜色與《第七天》。 遺憾的是,當時并沒有引起批評界的 |
俠影萍蹤何處尋,回首故紙煙云間——唐代小說中俠之類型
五陵少年鞍白馬,一揮金鞭拂青云,笑入唐姬酒肆中;素衣白練乘風雪,莫道紅顏隨逝水,永存?zhèn)b影江湖間。風云人世間,總有慣作浪游的江湖兒女,挾酒仗劍歷風霜,皇圖霸業(yè)也好,國仇家恨也罷,當度盡劫波,倚樓聽雨,那一場悵然平生事,盡付蒼茫煙云。俠客有情,文人有夢。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 |
從疏離到融合——探析白先勇的移民小說對美國形象的重構(gòu)
1963年,26歲的白先勇飛赴美國留學,這既是他人生的分水嶺,也是他寫作生涯的分水嶺。母親離世、離父遠行,使他猛然嘗盡生離死別與人生憂患。置身異國、漂泊他鄉(xiāng),使他脫胎換骨,“老去少年心”。源于這些體驗,白先勇開始了他“紐約客”系列短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由1964年所寫的《芝加哥之死 |
論楚石《北游詩》中南北風土人情的差異
世人對元大都的印象大多源于意大利人馬可·波羅的一部恢弘巨著—《馬可·波羅游記》,這是第一次較全面地報道中國的、影響極大的一部書,記錄了中亞,西亞,東南亞等地區(qū)的許多國家的情況,而其重點部分則是關(guān)于中國的敘述。書中用大量的篇章,熱情洋溢的語言,描述了中國無窮無盡的財富,巨大的商 |
杜甫山水題畫詩特色探析
唐時以李思訓父子為代表的青綠山水畫已經(jīng)走向成熟,而以王維為代表的水墨畫剛剛起步,顧愷之為宗的白描山水也并行發(fā)展,在這種背景下,題畫詩作為一種獨具特色的藝術(shù)樣式從萌發(fā)起又得到了時代給予的特殊滋養(yǎng)。而作為唐代著名詩人的杜甫,對這一題材的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與貢獻是不容忽視的。杜甫的題畫 |
晚明山水小品的特點
從塵囂中解脫,尋找林泉高致是古來文人雅士的共同理想,然而,沒有哪一個時代的文人象明代那樣,如此沉醉迷戀于山水,賦得性靈于山水,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找到一種與山水親切自然、平等舒適地相處的方式,并寫出數(shù)量如此之多神韻飄舉、瀟灑出塵的山水小品。 歷代以山水為題材的詩文眾多,但作者 |
無所駐處是真心——顧城《麥田》賞析
麥田在很多個中間看我看過你很小閉上眼睛的時候很藍我知道你在一本書里站著前邊有木板怎么也不知道春天看不見只有一次花全開了 開得到處都是后來就很孤單 都知道海子喜歡寫麥子麥地,而顧城的這首《麥田》卻鮮有人提起,賞析的文字更是難覓。我自己非常喜歡這首詩,一如既往的干凈、澄澈,還有 |
淺談唐代馬藝術(shù)中的文化內(nèi)涵
從古至今中國勞動人民就崇尚馬外形的自強不息雄壯威武,內(nèi)涵的天馬行空勇往直前。《說文解字》這樣解釋馬:"馬、怒也、武也"。在十二生肖中馬排行老七又名神風,是民間敬奉的一種瑞獸,它雄壯無比,力大無窮,追逐日月,乘雨御風,晝夜不舍。古時《易經(jīng)》中有記載:“乾為馬 |
淺析東方朔的人格特點
東方朔是漢武帝時的重要文士之一,也是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滑稽人物。我將從學識,言辭,諫臣這三個方面淺析他的人格特點。對東方朔的評價,褚少孫在《史記·滑稽列傳》的補傳中,將東方先生定位于滑稽人物,隨后的揚雄則直接稱其為“滑稽之雄”,班固等人沿而用之,遂成定論。后代的正統(tǒng)文人也持此 |
人生的困惑——高加林愛情悲劇的精神分析
路遙的小說以刻畫生活中的普遍人物見長,既有生活實感,又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他的中篇力作《人生》、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都曾在讀者中引起過強烈的反響。高加林、孫少平等人物已經(jīng)走入千百萬讀者的心中,成為中國當代文學中的典型。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 |
詩從對面飛來——杜甫《月夜》曲筆手法分析
古人云:“詩猶文也,忌直貴曲?!?施補華《峴傭說詩》)、“凡做人貴直,而作詩文貴曲”(袁枚《隨園詩話》卷四)、“文似看山不喜平”(袁枚《隨園詩話》)。詩文情節(jié)曲折,迭宕起伏,才會給人峰回路轉(zhuǎn)的美感。這是深得詩家三昧的經(jīng)驗之談,而巧妙運用曲筆是達到“忌直貴曲”的重要途徑之一。何 |
康熙末年詞學衰微論
康熙末年,詞風由極盛而趨于衰微,當時的詞人就已經(jīng)看到了這種現(xiàn)象,當代學者也有過論述,嚴迪昌先生在《清詞史》中有專節(jié)談到這個問題。嚴迪昌先生主要是針對顧貞觀的觀點提出反駁的,筆者認為有可商榷的地方,且論述還不夠全面,所以特就這個問題再談談自己的一孔之見。顧貞觀在《與陳栩園論詞書 |
論《孟子》“引詩”
引言 有關(guān)《孟子》與《詩》之間的關(guān)系的研究,前人多有論述。有的探求二者之間發(fā)生關(guān)聯(lián)的原因,如王浩《論孟子引詩的特點及成因》一文,探討了孟子引詩呈現(xiàn)出的不同特點。著重指出,“就引詩方式而言,’以史說詩’是其顯著的特點。”并且認為,“這與孟子的’法先王’思想、’跡熄詩亡’詩學觀 |
《詩經(jīng)·常武》篇名考釋
“詩三百”篇章命題,多以取詩中字(特別是開頭部分的字)、句或略加改動為主,唯《小雅·雨無正》、《巷伯》、《大雅·常武》、《周頌·酌》、《般》、《賚》六篇篇名是另外擬訂,較為特殊。對此,諸家解說紛紜,迄無定論。本文在此僅對《常武》一詩篇名作出自己解釋。 因篇名不同于《詩經(jīng)》一 |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shù)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gòu)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